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招生季 | 学院巡礼(六):安全工程学院

| 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936

安全工程学院

立足北京,深化实践育人

培养新时代首善之区安全工程师

安全工程学院发挥城市安全运行领域科研技术服务优势,服务首都和行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以大城市安全生产应急和化学品安全为鲜明特色,着力培养安全生产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

一、政校共建、共管,打造首善之区安全生产工程师培养创新模式

2012年学校与原北京市安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学校优势资源申办安全工程专业,2013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15年安全工程专业师生从化学工程学院分离,成立安全工程学院,同年创建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质的“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全工程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8年取得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安全工程专业获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是市属高校获批的50个“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中唯一的安全工程专业。2021年获批资源与环境类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获“全国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安全工程领域现代产业学院”获全国现代产业学院最佳案例。2023年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育人团队获评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的帮助指导下,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积极发挥独立法人单位灵活用人、桥梁纽带、资源共享等方面优势,高水平开展首都安全生产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构建“政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多方共同决策方式,共同商讨、制定培养方案,构建、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规格、标准与首都安全生产需求的高度契合,创立专业培养的果树图模型,建设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政校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在全方位、高质量服务首都安全生产事业中取得显著成效,对鲜明行业背景院校服务地方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区应急管理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中国教育报》以“地方需求点就是高校增长点”为题,深入报道了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北京日报》以“紧密贴合首都需求、实现高校特色发展”为题,深入报道了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发展之路及政校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整合调动多方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结合首都安全生产特点,以“夯实基础、重视实践、强化能力”为原则规划教学环节,建立“通识、基础、专业”知识传授与“分析、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四年贯通式实践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在通识教育和化工、化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中融入专业导论和新生研讨实践,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安全职业道德。第二学年,在通识教育和机电、力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中融入认知实践和专业基础实践,初步培养学生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方面的工程实践基本素质。第三学年,在专业核心、专业课中融入配套实验和课程设计、企业生产实践、科研方法训练等实践环节,系统培养学生在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第四学年以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为主,专业学生依托市安工院平台进入企业或行业单位实习,毕业设计选题来自于教师承担的科研和科技服务项目。

依托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平台,进一步与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共建“北京市安全生产创新人才培养重点单位”“北京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实训重点单位”,与大兴区应急管理局、经开区城市运行局分别共建“安全与应急产学研合作基地”。同时,整合调动在京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中介服务机构、大型企业,与北京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建“都市化工安全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与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头部企业合作办学,推动人才培养与首都需求高度契合,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共赢机制,强化科学研究、科技服务强力反哺学生实践创新,构建基于“校内-校外”、“政府-企业”的立体化、多维度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效衔接专业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安全工程领域现代产业学院被中国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评为2022年度现代产业学院最佳案例。

专业学生主动实践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参与大学生URT等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和“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的积极性高。经统计,近四年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项目186项,参与率100%,选题均来自专业教师科研和科技服务项目。依托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科技项目完成的作品“首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物资储备优化研究”获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

三、发挥政校深度融合优势,搭建“双师双能”应用型教师队伍培养渠道

充分发挥市安工院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专业教师搭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挂职锻炼-企业实践”四轮驱动的多元化、全链条培养渠道。科学研究方面,将安全科学问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积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为北京市安全生产解决一批重点、难点科学问题,显著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社会服务方面,依托市安工院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社区、化学品检验检测等方面资质密切对接政府和企业,协助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治理、执法检查、事故调查、标准制定和教育培训,并借助相应成果和经验积极反哺人才培养。挂职锻炼方面,与市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建立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机制,青年教师深度接触安全监管工作,实践教学、合作交流、综合管理等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企业实践方面,专业教师在市安工院兼任安全工程师,部分教师担任大型企业安全顾问,全面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并协助解决疑难杂症。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北京市安全监管和企业风险管控,实现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和共同提升。

学院建成一支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专业教师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6%,4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占比68%。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首都国家安全智库专家1人、北京市安全生产领域学科带头人1人、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北京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人、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1人等。每位教师均有一年以上政府挂职或企事业单位实践经历,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或标准化评审员等一种或多种执业证书。教师人年均科研经费位居学校各专业首位,为北京市安全生产解决一批关键问题,制定各类标准20余项,呈报政府咨询报告50余项,参与“12·26”北交大实验室爆炸、“7·7”通州台湖危化品爆燃、“4·18”丰台长峰医院重大火灾事故等事故调查和应急处置10余次,受到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多次表彰。北京卫视、《中国应急管理报》多次报道专业教师服务首都安全生产突出业绩。专业教师在实践教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编写的多部教材、自主研发的多套教学实验装置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已在实践教学中成功应用。

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首都特大城市安全运行与应急管理

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围绕服务北京,开设独具特色的探索北京系列新生研讨课和专业课,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努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与燕山石化公司教培中心联合成立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设立校内专项课题,建成一批示范专业课,引领人才培养工作健康发展。以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燃烧爆炸安全理论”课程为代表,以校级重点课题“安全人机工程”“安全原理与安全管理学”“工业通风与防尘”等三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为补充,带动专业课程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最终实现“三全育人”。

以服务北京市安全运行与应急管理为主线,紧盯首都安全生产前沿问题、紧贴企业应急管理一线难题,围绕市危险化学品、石油库加油站、医药化工企业、高校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化学品危险性检测鉴定等带领学生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反哺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四届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9%,在京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比例高达82%。就业去向以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企为主(比例超过50%),毕业当年月均收入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凸显毕业生与首都需求的高度契合。问卷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能力和工作综合表现的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7%和100%,学生培养质量得到认可。

截至目前,工作满一年的毕业生中,获各类工程实践相关奖项和表彰30余人次,获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安全生产相关资格证书14人次,毕业生普遍成长为所在单位安全生产业务骨干,并在风险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凸显优势。

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

制作: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生办公室

编辑:丁虹 审核:张世博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