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智能制造加速融合的时代,智能感知工程作新兴领域,正成为推动科技革新的关键力量,对于立志投身科技前沿的高考生而言,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值得作为考虑。
智能感知工程是教育部2019年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隶属仪器类学科,聚焦于智能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数据处理与人工智能算法的交叉融合。该专业面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以人工智能+传感为基础,以工业机器视觉、工业互联感知为方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能力训练,满足智能感知、智能处理、智能决策等多核心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
(图片来源:优志愿APP)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该专业的资讯,请登录优志愿APP,使用【查专业】功能,获取更多信息。
智能感知工程的就业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毕业生可进入智能制造企业(如华为、大疆)从事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开发、生产线智能监测系统设计;或加入自动驾驶领域(如特斯拉、百度Apollo)参与车载环境感知算法优化与激光雷达系统集成。在医疗健康行业,智能感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与远程诊疗系统,相关岗位包括医疗传感器研发工程师、健康数据分析师等。此外,智慧城市建设(如智能电网、环境监测)与国防军工(如航空航天导航系统)也是重要就业方向,例如参与智能电网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开发。
推荐院校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国内智能感知领域的领军院校,北航依托航空航天学科优势,聚焦飞行器导航、空间环境感知等前沿方向,拥有“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级科研平台。专业课程融合航空航天特色,如惯性导航技术、遥感与空间探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安徽工业大学:安工大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形成“项目驱动+产学研结合 ”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注重实践,如智能机器人技术、嵌入式智能系统实训,并与奇瑞汽车、科大讯飞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3.长春电子科技学院:该学院构建“传感-信息-智能”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涵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核心课程,并通过校企联合项目、智慧医疗设备开发等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