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追溯·传承”所院老专家口述历史 | 张孔来教授:德艺双馨的流统“大家长”

| 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 1712

2023年是基础所建所65周年,为传承老一辈科研奋斗精神,增进教职工和学生对所院历史的了解,所院发起了“追溯·传承”所院专家口述历史文化传承项目,共采访了14位曾担任学系主任或了解学系历史的专家。以下为访谈实录。

第一期·张孔来教授采访时间:2023年4月12日

采访地点:张孔来教授家中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张孔来教授简介

    张孔来,1934年10月出生在上海。1983年调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及统计学系)任教,1986至1996年任教研室主任。自1989年开始一直从事艾滋病的社会行为学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并主持艾滋病防治研究项目数十项,相继担任过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多个项目负责人和专题顾问,艾滋病工作网络委员会主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顾问、国家控制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访谈实录

    01

    以前辈为楷模,

    投身公卫事业

    采访组:张教授您好,感谢您作为所院老学系主任代表接受采访。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张孔来:我叫张孔来,1934年10月出生在上海,现在88周岁又一半,88.5岁(截至采访时)。1983年3月我来到基础所,如今已经整整40年了。张孔来教授受访现场采访组:您来到基础所工作的契机是什么?张孔来:六十年代我曾在何教授任教的协和旁听并观摩教学内容和过程,获益匪浅。1979年,协和医科大学复校并招收了第一届学生。为了做好流行病学的教学工作,何教授那时想到了我,我也就有幸从北京大学医学院调到了协和医学院并筹建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教研室。1986年,我接替何观清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当时有五个人。因为当时国内学生长期接受苏联式教育,我曾经出国当过访问学者,这样融入了西方思想,在当时这样的人才还是比较稀缺的。

    何观清教授与张孔来等合影

    纪念何观清教授诞辰112周年活动采访组:何观清教授将您引荐到协和来,可以说何教授是您的伯乐。您和何教授还有其他渊源吗?

    张孔来:是的,一九四几年时我父亲被派到甘肃去做政府相关工作,我们也就跟着到了甘肃。还记得我七八岁时高烧不退,腰线皮肤的地方泛黑,当地的大夫都没有人认识这个病。当时打了三针德国产的针对黑热病的药,我体温下降,慢慢就治好了。但是对我是否患了黑热病大家都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在兰州没有人得过。

    1944年前后,协和派何观清大夫去甘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何大夫进驻现场、实地观察、一手采样,条件十分艰苦。当时,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一直是未解之谜,何大夫很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白蛉子和黑热病的关系,虽然甘肃很少有蚊子但是有很小的白蛉子,它寄生在家畜身上,何大夫随后发现了白蛉子就是黑热病在当地的传播媒介。所以当时如果不是何大夫脚踏实地、严谨认真,这样一股科学家作风,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

    何观清教授历史照片

    采访组:您的老师是著名的“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先生,在您的印象中他是怎样的?

    陈志潜教授张孔来:谈到陈志潜先生,他早年毕业于协和并留校任教公共卫生专业。1956年,国家刚开始实行苏联的“副博士研究生”制,我正值从北大医学院的公共卫生系毕业,当时指定我们班里5个学生可以考副博士研究生。为了不在自己同窗中竞争,我和另一位男生报考了地域离京较远的四川医学院并顺利入学就读。当时四川医学院招收研究生的导师叫陈志潜,我们先前根本不知道陈志潜是何许人,后来到了以后才知道,陈老先生原来就是林巧稚、钟惠澜他们这老一辈科学家的同班同学。1934年,陈志潜教授(后一)与家人在河北定县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举家到河北定县去实施农村卫生的试点工作,创立农村三级保健网、用当地的人力物力解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但是这项工作一直都没有被很好地推广,一直到世界卫生组织有一次在阿拉木图开会,准备在全球推广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的体制。这样,陈先生首创的“定县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推广发展,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模板。陈先生在解放前还创办了重庆大学医学院,为我国卫生事业、尤其是农村社区保健和公共卫生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采访组:协和包括基础所培育了许多医学大家,在您看来,这些老教授身上有什么共性特征?张孔来:我认为基础所的老教授们都是非常敬业、默默奉献、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在为国家做贡献,而且是讲科学、说实话、做实事,这是一个基础医学研究必备的条件,所发现的是最基本的、跟生命有关系的元素,一定要说实话,一定要讲自己所发现的东西。不能只认为说阳性的结果才算是结果,阴性的不是结果。

    02

    与世界对话,弥合医学裂痕

    采访组:您的人生成长历程、奋斗拼搏经历十分传奇,也发了很多论文,获了许多重要奖项,有什么让您记忆深刻或者意义重大的瞬间吗?张孔来:我人生中比较有成就的一件事是在进入协和后。1984年我们教研室成立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主席Grant到协和来访问,并受邀作报告,这是中国第一次接待联合国级别的外国人,我按照协和的要求做好翻译工作。当天下午,Grant说到儿童基金会准备投资中国重新建立恢复妇幼保健的体系,指出希望由张孔来医生来负责,我一下好像从张老师变成张老板了,名声也就大了。我开始着手组织全国的培训。我认为这是公共卫生发展一个比较关键的机遇。

    张孔来教授(左一)与国际学者合影

    我组织翻译了一本很有价值的书籍,叫做《Healing the Schism》,中文译名为《弥合裂痕》,讲的就是弥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裂痕,我认为这是临床医生改变思想、推广群医学的一本启蒙之书,后来像邓家栋、王陇德、胡大一一些临床大夫纷纷提到这本书很重要,不同场合都讲到这本书、推荐这本书。 后来协和重译再版的陈志潜先生英文著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中文版,书中他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医学发展,特别指出了在河北定县创立农村医学模式、在四川农村探索新中国的农村医学模式的经历。陈先生说过“这本书的中文定稿一定要由张孔来拍板”,他相信我会认真地去学习和领悟书的内容,这本书我也是主审。王辰院士和杨维中院长也提到,“这本书要作为我们协和学生的参考书”,我也非常主张,希望这本书出版后,推动我们这一代人和比我们更年轻的人,来更好地理解我们中国的公共卫生、中国的农村卫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中国农村之医学:我的记述》赠书仪式现场,

    图源中国医学科学院新闻中心

    采访组:您是国内艾滋病防治和研究领域的专家,您的教研室也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艾滋病与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您认为,基础所对于中国流行病学领域有什么重要的贡献?

    张孔来:80年代末,艾滋病在世界广泛传播,中国也开始出现病例。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普及相关知识,我又一次担任翻译解围。当时,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一起制定我们国家的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卫生部要求我也参加这项工作。此前我还是艾滋病研究的外行,此后我逐渐开始接触艾滋病的咨询与预防工作,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艾滋病与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并创建了群众团体“中国艾滋病工作网络China AIDS Network”(简称“艾网络”),成员主要来自国内艾滋病防治相关领域如公安、政法、教育、青年团、妇联、大学、国家和省级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以及艾滋病感染者等。成员都以个人名义参与各种与艾滋病预防研究相关的公益活动,积极配合国家卫生部门开展工作,名气也越来越大了。

    艾滋病研究工作及证书 可以说我们教研室在全国是最先做社会行为与艾滋病的关系研究的学术机构,就这样一个一个研究生做下去,所以别人也就通过我们知道,原来协和还有这一批人在做这个工作,这批人落脚在基础所。

    03

    亦师亦友,

    工作中的“大家庭”观

    采访组:您在协和任教多年,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后辈,桃李满天下。这段治学育人的经历中,您有什么感悟和体验?

    张孔来:我曾在一次职工总结大会上发言,分享过这么几点经验:第一,教研室是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妒忌、打压,一定是非常团结的;第二,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多看别人的长处,相互取长补短,向长辈学习、向同辈学习,也要向小辈学习;第三,做科研一定要保持好的老协和传统,我认为教医学生要让医学生大脑中有人群、地段的概念,不仅仅是坐在医院等着病人来问诊,当只针对来医院的个例病人、处理疑难杂症的医生,而应该接近群众、接地气,服务老百姓;第四,做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像我们教研室一直在做的肝炎、艾滋病项目;第五,做科研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先进不是争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成果真的对社会有推动,自己对自己的成果满意。

    采访组:您多次提到教研室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庭”的观念具体是怎样的?

    张孔来:对,我认为教研室是一个家庭。我们有一个群,叫做“永久的好同事”,像李辉、乌正赉、廖苏苏、单广良、王丽、廖巍、姜晶梅、曾宪嘉、潘利以及远在日内瓦工作的孙刚等等,我们到现在都认为这是永久的家人。

    对一个家庭来讲重要的是整个的发展,而不是家庭里面某一个人的发展。所以在家庭内部互相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支持、疼爱、帮助、发展、培养,希望年轻人成长起来超过我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发展、鼓励他们发展、欣赏他们发展。我觉得能够发挥他们自己,做他们自己所喜欢做的事情,这个观念很重要。家和万事兴,要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来奉献社会,小到我们教研室,大到基础所,再大一点我们协和医学院就会做得更好。

    流统教研室合影(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采访组:您出身名人世家,外祖父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父亲是中国农业统计学的奠基人、著名农学家张心一。虽然已入耄耋之年,但您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直感染着大家。

    张孔来:受我外公和父母亲人生观的影响,我觉得为社会、为公众服务是做人的准则,当年留学美国没有留在那里,也是为了继承父辈的志向,用自己学得的本事报效祖国和人民。

    我现在悟出来,人生要紧的事情就两个:第一要先了解你自己是什么人,我希望做一个比较完善的人,我要为自己,为家庭的物质和精神的幸福感奋斗,但是更要为社会,要回报社会。第二点就是怎样处理我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努力地工作就行了,不要抱怨,人的生活的数量远不如生活的质量更重要。也许幸福感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必定要求幸福,仍然要寻求快乐。我的身边有协和的学生,还有很有缘分地碰见的一堆年轻人,他们都很喜欢来我这。我也喜欢音乐,从小就喜欢音乐。我现在每年的12月份还在给协和八年制学生授几节课。同时还承担一些杂志的审稿人,我觉得我的生活的质量是很高的。我也希望十年以后再参加基础所建所75周年的纪念。

    04

    急国家之所急,

    做有用的研究

    采访组:您刚刚谈到职工总结大会的五点经验,您有感受到学生们在身体力行地传承这些好的文化吗?

    张孔来:像还在所里的单广良、姜晶梅教授都是我的博士生。单教授做全国不同人群的生理指标研究,第一批由所里的朱广瑾教授开始牵头做这个课题,后来第二批启动就是我的学生单广良教授牵头在做,做得特别出色。姜晶梅教授将统计方法运用在临床、基础研究上,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王丽教授是我的硕士生,李辉教授和王丽教授他们研究了乙型肝炎、传染性肝炎,包括后来研究到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系,这些都是急切需要研究的。

    单广良教授团队及《国民健康状况和基本生理参数本底调查三期》项目启动会现场

    姜晶梅教授授课及主编书籍

    1999年5月,硕士研究生王丽(后排左四)论文答辩与张孔来教授(前排右二)等导师们合影

    流统学系近期合影

    所以,我们学系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都是解决当下实际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从我们个人兴趣出发,而是从国家的重点需要研究的课题出发。而且我们有学科的交叉,像朱广瑾教授他们做的研究工作有技术指标,那么和公共卫生一起结合就推动了学科的发展,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尤其也鼓励我们和临床学科去进行合作。在协和我觉得还是很特殊的,很值得发扬的。

    采访组:您从1983年来所至今已经40年了。您见证了基础所的风雨变迁和不断成长,您对未来基础所的发展有何期望?张孔来:老百姓都知道临床医学,所以基础所更多承担的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角色。我觉得很明智的是,基础所在基础研究方面鼓励、促进、保证、推动学科之间的共同发展。我希望在基础所工作的老师或者学习的学生,要珍惜机会,尤其是年轻人,要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你们对国家、对医学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要回报社会,为人民服务,所以我很欣赏的一些话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一些重大的问题、国家所需要的问题上,我们多花力量、多投入、多引进人才,我相信基础所可以发展得更好。

    (以上为专家观点)

    采访后记

    初次拜访时,老远看见一位老者站在家门口朝我们不停招手。他出身名人之家,经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鹤发梳拢,儒雅翩翩、热情亲近。家中悬挂的书法画幅,墙边的一架钢琴,文艺氛围浓厚。

    张孔来老师是本系列片的第一位采访对象,年纪最长,却精神矍铄。岁月沉淀经验与智慧,每次我们抛出问题,他思路清晰、侃侃而谈,时不时开开玩笑,拉近距离。他善于也乐于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当天激情弹唱了一曲俄语版《友谊地久天长》。他对前辈大家心怀崇敬,对医学科学严谨认真,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

    采访尾声张老师提到“希望十年以后再参加基础所建所75周年的纪念”,这位见证基础所风雨变迁的老者,始终关心支持着基础所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张雪琪

    图片:张孔来,流统学系,档案室

    编辑:刘童苏

    审核:王小爽、李兰伟

    监制:冯 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