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招生季 | 学院巡礼(三):信息工程学院

| 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544

信息工程学院

产教融合,实践育人——

打造新时代信息领域工程师摇篮

1

基本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设有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等六个专业,电工电子教学与实验中心、信息技术教学与实验中心等两个实验中心。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均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为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639人。现有专任教师65人,博士比例80%,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海外优秀人才1名,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名,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

学院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等多个教学平台。

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类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也是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学科。建有石油和化工行业工艺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业工程实验室、安全生产软件测评中心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多项成果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装甲装备动态系统智能故障诊断、矿山时空动态模拟仿真与可视化等国家重大项目,为国家智能产业发展及首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学院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

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突出诚信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内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

近五年来,从“回归常识”,狠抓学生学习和人才培养质量,到“回归本分”,严格教师教学与院校课程设置与管理,再到“回归初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措施:(1)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2)推进“课程思政”落地(3)推进课堂教学范式改革(4)推出标杆课程、标杆讲师、标杆班主任,标杆思政教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5)推进小班授课。

▲近5年获得教学成果奖

3

培养过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学院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信息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行业发展、教育改革的需求,依托学科建设基础及发展态势,对全部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探索并实践了三段式校企合作全员育人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探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开放办学、产校融合协同育人,提升合作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专业内涵进一步明确,计算机类专业瞄准人工智能方向建设,自动化聚焦工业智能,电气工程面向智能电网,通信工程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培养人才。新开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精益创业、网络爬虫等极具时代特色的系列课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开办了《数据科学训练营》等实训课程,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来自于行业的“新鲜养料”,助力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起步。

为了应对交叉人才培养背景下,信息安全和物理安全交叉人才的稀缺问题,通过多个工控感知与预警评估实训平台,综合信息物理系统的交互过程,涵盖信息物理双侧的数据感知、治理与融合,实现耦合风险的分析与辨识,探索开设《市政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基础》等特色课程,开展计算机、大数据、自动化、物联网、电气等一流专业建设,结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要求,立足于打破学科专业边界、学院边界,突出交叉,结合化学品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在大数据安全、工控系统安全方面开展“+安全应急”特色专业建设,贯穿“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将有力提升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安全应急”的交叉能力培养。

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通过网络远程控制与交互的远程虚拟实验系统,完成实验室的虚拟化、云端化。满足物联网/自动化专业完成单片机、ARM、软硬件设计课程实验,创新开发实验。学生即可进行现场实验,又可利用实验系统的远程控制模块以及网管软件,完成远程实验。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双万计划结硕果。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双万”计划为契机,主动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人才能力培养这条主线,不断提升专业的建设水平。自动化专业2016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2017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动化专业于2019年通过专业认证复评;计算机专业2023年完成专业认证复评;自动化、计算机专业获得了“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建设点;大数据、物联网专业获得了“双万”计划北京市一流专业(省级)建设点。2019年计算机专业获评“北京市继续教育特色专业”。

4

学生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在国家重大活动、服务首都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努力,五年来累计获得校“五四红旗团委”2次,计191团支部获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高质量打造学生育人阵地,依托信息专业优势,打造系列品牌活动,党、团、班全面发展,促进学生高质量成长。近五年来,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前25)2次(市级),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二等奖3次(市级),大兴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2次(区级),首个、唯一一个首都高校北京共青团年度十佳团建品牌(市级),青年服务国家先进团队3支、先进个人5人、先进工作者3人次(市级)。

学院构建了“四年不断线、学生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交叉、三融合”育人体系,将课程、毕业设计、大创项目、实训营、竞赛、社会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通过给所有同学提供参加各类各级学科竞赛及课外科技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锻造创业精神,造就创新人才。学院主办京南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TI” 机器人创新实践冬令营,承办“蓝桥杯”大赛全国总决赛、北京市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等赛事。

近五年,教师指导学科竞赛项目数和获奖人数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自2019年至今5年来,教师指导学科竞赛项目数和获奖人数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竞赛共获奖2282项,其中获甲级、乙级竞赛奖项为977项。

5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学院建立了院领导听课、督导专家听课、学生评教、课堂教学评估的评价制度,并坚持教学委员会成员和督导组听课制度,以定期和随机两种方式进行,对教师教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通过学生信息反馈表、教师授课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网络评教、院长信箱、以及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督导组工作职责

从7个方面修制定学院教学管理制度(18个文件、77页),构建起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考风建设是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院充分认识加强考风建设对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把考风建设、严肃考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6

学院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

(1)学院文化建设

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增强学院凝聚力。推进学院的文化建设,营造进取、和谐的环境,推动良好院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同心同德为学院的发展而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育人文化 ,把质量意识内化为深入人心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成为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加强育人文化建设,把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为教职工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及学习环境;融洽师生关系,促进人际和谐。构筑特色鲜明的院系文化,本着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组织师生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创造良好的系室和个人发展环境,初步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2)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体系

学院致力于产教融合与专业认证共同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1+1+N”新模式(即:学校+政府+区域产业集群),探索创新链和人才链有效衔接机制,形成学校与产业集群的联动机制。

发挥产学合作优势,与中软国际、中关村软件园、慧科教育集团、燕山石化等企业联手共同打造“首善之区产业工程师摇篮”之亮丽名片。坚持校企合作育人四年不断线;开展企业全程参与式合作教育。以培养“产业工程师”及“现场工程师”为目标,将校企合作教育领域进行大力度的拓展和延伸,开展更深层次、更高维度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针对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探索以数据为中心的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为北京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及人才支撑。采取共建共管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联系。大数据产业学院引入了阿里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生态环境,引入了企业场景的学习空间、阿里公共云工程实训平台、阿里云创新创业平台、在线学习课程资源、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项目实训资源和工程案例,让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具备与IT企业几乎相同的学习环境及科研环境。大数据学院现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及人工智能微专业,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数据处理、分析及预测、大数据应用维护、物联网工程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工程师。

(3)开办“中法工程师班”,育新时代国际工程师

为满足新时代国际工程师人才需求,培养具有扎实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工程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学生,我校与法国Efrei Paris工程师学院合作成立“中法工程师实验班”(简称中法班),借鉴法国工程教育的优势,采用“3+1+2”的联合培养模式,实现本硕一体化贯通培养。

培养分三个阶段:本科前三年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习;本科第四年在法国Efrei Paris工程师学院学习,成绩合格获得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颁发的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硕士两年在Efrei Paris学习,成绩合格获得Efrei Paris颁发的法国工程师文凭/职衔(CIT认证)。

▲Efrei Paris学生社团组织全球合作院校学生参加iWeek活动

▲暑期夏令营活动

▲赴法留学之旅

7

结语

信息工程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认证毕业要求12条通用标准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抢抓新机遇,勇担新使命,大力推动工程教育改革,为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而不懈努力。

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

制作: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生办公室

编辑:丁虹 审核:张世博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