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喜讯: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获批!

| 来源:北京工商大学 1211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批准新设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等5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108号),我校“系统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等3个学科获批。目前,包括最早获批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科研流动站及应用经济学科研流动站在内,我校已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校加快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流动站的设立对我校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产出高水平研究型成果、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次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步申报成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我校深造,为我校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储备力量。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工作,自6月份申报工作启动以来,人事处与相关学院、专家精心筹备,多次反复论证和探讨博士后引育工作思路,如何发挥学校学科特色优势,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质量,稳步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提高博士后福利待遇,为本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成功申报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推进博士后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博士后的科研创新潜力,发挥博士后作为学校师资队伍蓄水池和科研生力军的重要作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系统科学

01

学科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系统科学学科源于控制学科资深专家夏德钤等教授于1981年创建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于2020年7月成立系统科学研究院,标志着系统科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2021年,本学科整合全校相关学科优势资源,立足国际发展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成功申报并获批系统科学博士点。学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瓶颈问题,依托学校工商融合等优势学科及资源平台,立足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系统分析与集成、食品安全与预警防控、社会经济系统智能决策与治理等研究方向,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和应用创新研究,成为跨学科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通过探索科研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基础条件、招聘和引进优秀博士后人才、组织学术交流与研究项目申请等工作,有力促进系统科学交叉平台、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重点解决人工智能与食品、商科、环境等交叉领域中的复杂性、多重性、复合型系统问题,服务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推动中国工商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及人才链升级提供保障。目前,学科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为博士后流动站未来建设与发展,博士后人才培养等工作创造了有利环境,并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学术水平与科研实力

系统科学学科师资雄厚,学科教师背景来自多个一级学科,主要包括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物理、数学、理论经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支撑系统科学学科在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在不同领域的综合研究。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与青年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海聚人才1人、北京市长江学者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2人、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

学科内目前有2个交叉领域省部级重点学科支撑,分别为应用经济学和食品科学。此外,包含7个与系统科学学科相关的全国(省、部)重点实验室和基地,均可为本学科的科研、教学提供平台支撑。在获奖及科研成果方面,近五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包括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等;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54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共计478篇,入选ESI热点和高被引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78项;获批软著167项;出版专著26部。近三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工信部、地方政府等项目70余项。

轻工技术与工程

01

学科特色及优势

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始建于1958年,主要开展香料香精、发酵工程、生物质化学与工程、日用化学品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历史积淀深厚,形成了显著的特色与优势。近5年获得省部级奖励31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分别为217项、62项和431项;发表研究论文1934篇,其中ESI高被引及热点论文18篇,授权发明专利217项,出版学术专著13部;曾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02

师资队伍

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突出的师资队伍,包括教授35人、副教授48人,讲师20人,博士学位占比100%。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1人,兼职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长城学者”、“卓越青年科学家”等各类人才称号52人次;精细化工团队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学术创新团队,食品添加剂教学科研教师团队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香料化学教学团队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食品添加剂绿色生产技术研究创新团队是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

03

教学科研平台

本学科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拥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老年营养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食品风味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酿酒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4万余平米,具有先进完善的仪器设备,总值超过4.8亿元,完全满足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需求。

04

博士后人才培养

轻工食品学科群自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4年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招收博士后,由导师组共同指导食品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博士后,目前已培养出站博士后22人,在站博士后36人,积累了丰富的博士后人才培养经验,为轻工学科单独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具有规范的博士后人员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北京工商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北京工商大学师资博士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为博士后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对博士后进行分类资助,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学校各有关部门为博士后在项目申报、经费申请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并搭建校内交流平台,拓宽科研业务领域,鼓励博士后依托学校申请各层次人才项目。近五年培养的博士后人员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6人,北京市博士后经费资助6人,博士后人员出站后进入各科研院校工作,已成为就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对于在站期间工作表现优秀的博士后,出站时达到我校应聘条件的,学校择优选聘留校工作,并为其提供畅通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通道。

工商管理学

01

学科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是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聚焦商科数字化转型和“新商科”建设,在企业管理与服务创新、营销管理与消费大数据、公司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会计与投资者保护四个方向形成鲜明的特色优势,积累了丰硕的建设成果,202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本学科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03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生,迄今累计培养本科生17000余人,硕士生3000余人,培养博士生100余人,合作培养博士后4人,多名毕业生已成为业界领袖和知名学者,为国家、行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02

师资队伍

近年来,工商管理学科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计算机和统计交叉融合,成立“数字商科与首都发展创新中心”“数字未来中心”,积极实施商科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商科领域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数字商科”团队、“大数据技术与监管科学”团队分别入选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科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学科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财政部会计名家2人、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高端人才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青年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

03

科研成果

近五年,工商管理学科科研项目立项屡创新高,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4项、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80余项,获省部级领导批示5项,科研经费累计达3300余万元。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9篇,其中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发表论文20篇,《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等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64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

一直以来,工商管理学科立足于中国管理实践,借助专业优势积极服务于政府决策。一方面,深度参与中央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发挥学科的宏观决策价值功能。先后承担3项财政部专项课题,为财政部关于会计准则、管理会计规章起草提供了理论依据。积极参加全国人大预算工委“国有无形资产管理与监督”项目,为人大立法提供参考。承担国务院国资委“政府公共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关系研究”项目,为国资改革建言献策。另一方面,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承担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和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系统总结提炼了北京市财政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典型经验,为北京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积极服务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大需求,对北京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数字化战略、运营管理模式、新型组织结构、协同治理机制等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连续两年完成并发布《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年度报告》,取得丰硕成果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