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陕西科技大学以多元化教育评价改革驱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 来源:陕西科技大学 2483

陕西科技大学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顶层设计、聚焦改革重点、创新方式、构筑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汇聚改革发展动能。学校全面理解和把握教育评价改革的思想精髓和丰富内涵,聚焦核心竞争力提升,高站位统筹、多角度施策。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充实完善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及10个分规划,明确将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制定实施《2022年学科专业暨学院调整方案》,完成1个学院更名、5个学院加挂第二院名工作;聚焦全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启动学校建设方案编制,打造学科“双高峰”。二是坚持点面结合。建立了党办校办、发展规划处牵头抓总,各改革试点专项责任部门协同配合、全校各单位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着力解决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注重过程管理。对标对表改革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定期发布专项工作推进通知,与各牵头单位签订试点项目执行责任书,组建专人专班工作联络团队,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及时梳理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责任单位高质量完成综合试点建设任务。

坚持“五育”并举,突出立德树人实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三全育人”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积极开展“五育”并举实践,打造一体化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完善培养体系。学校始终践行“四为”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思想铸魂,注重主动学习、突出体育素养、强化以美育人、倡导知行合一”指导原则,将“五育”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健全育人机制。学校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德育目标,构建全学段的体育课体系,在毕业要求中突出公共艺术、劳动教育类课程选修标准,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等3项制度文件,学校入选首批省级劳动教育基地。三是创新育人模式。以课程思政、公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为抓手,依托“阳光助学中心”构建劳动教育实践特色平台,向校内学生开展包括实用技能、能力提升、兴趣拓展等4类20余种免费技能培训课程;以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为导向,将“安塞腰鼓”舞龙、红拳、散打等多种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体育教育,打造团结奋进的“健康科大”体育教育品牌,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

完善教师评价,构建教书育人新体系。学校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按照教学、科研、服务并重原则,进一步改革教师评价,努力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一是坚持育人导向,健全评价机制。突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实绩,适时修订学校“双一流”等7项贡献激励办法及职称评审办法,加大教学成果与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推动教师回归育人本位。二是坚持分类评价,创新评价理念。破除职称评价“一尺量”,制定职称分类评价标准。按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维度分类制定了相适应的职称评审条件,从起点鼓励教师走多元发展的道路,尊重不同发展路径的教师对学校的贡献。三是规范评聘条件,强化贡献导向。率先出台符合陕西省“三项改革”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精神的职称分类评审制度,设立“社会服务型”教师职称评审类别,以技术成果的转化程度及成效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引导教师聚焦国家战略与西部发展需求。近五年,学校专利转化300余项,专利转让金额同比增长440%,连续两年位列“最新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TOP100)”前30强;学校2022届毕业生留陕比例提高至42.08%,学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的典型事迹被央视《东方时空》报道。

聚焦社会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聚焦“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低”等现实问题,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新模式,积极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修订学校《社会服务及技术开发类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技术市场科研团队管理办法》等近10项制度文件,扎实推动“三项改革”落地落实,入选全省首批“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二是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入驻秦创原总窗口1000平方米孵化场地,进驻5个科研团队;获批“科学家+工程师”项目23项,获批秦创原春种基金项目4个、注册公司12家,与渭南市政府、延安投资发展集团等省内政府单位和重点企业合作共建10余个秦创原技术转移分中心,秦创原建设成效显著。三是扎实推进两链有机融合。学校自建面积4600平方米技术市场,用于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创办企业、研究所、创客空间等,入驻13支高水平成果转化团队;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和未央区人民政府共建2个“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验区,与盘龙药业、西安翔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粮农集团共建2个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