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同为985高校,吉林大学VS湖南大学,你会怎么选?

| 来源:优志愿整理 5079

  吉林大学和湖南大学两校都是985、211建设高校,也都是非常强悍的综合类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一起来看看两校的综合实力对比吧!

  两校历史起源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学校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同址办学时间最长的高等学府,历经千年变迁,弦歌不绝,始终保持文化教育的连续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和世界高等教育的罕见奇迹。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全国16所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达担任第一任校长,毛泽东亲笔题写“湖南大学”校名。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两校地理位置

  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长春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城市,吉林大学更是吉林省的第一高校,在东北地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吉林大学校园非常大,遍布于长春市的各个区域,整体水平非常不错!

  湖南大学位于湖南省省会——长沙。湖南大学位于岳麓山脚下,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著名的岳麓书院有着千年的历史痕迹,长沙也是中国有名的网红城市,每年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的到来,长沙高校众多,教育实力非常强悍!

  两校特色专业

  吉林大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新闻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化学、环境工程。

  湖南大学:朝鲜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制药、车辆工程、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两校优势学科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被评为A的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化学,被评为A,另有9各学科被评为A-。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评选结果

1

10183

吉林大学

101

哲学

A-

4

10183

吉林大学

301

法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302

政治学

A-

7

10183

吉林大学

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A

13

10183

吉林大学

601

考古学

A-

16

10183

吉林大学

701

数学

A-

17

10183

吉林大学

702

物理学

A-

18

10183

吉林大学

703

化学

A

24

10183

吉林大学

802

机械工程

A-

31

10183

吉林大学

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A-

52

10183

吉林大学

1202

工商管理

A-

  湖南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五个学科被评为A-,分别是化学、机械工程、设计学、土木工程以及工商管理。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评选结果

11

10532

湖南大学

703

化学

A-

15

10532

湖南大学

802

机械工程

A-

23

10532

湖南大学

814

土木工程

A-

29

10532

湖南大学

1202

工商管理

A-

31

10532

湖南大学

1305

设计学

A-

  两校师资力量

  吉林大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6464人,其中教授2426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外聘杰出教授4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专家6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0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4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专家152人。

  湖南大学现有教职工4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93人,院士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国家级特殊人才6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4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9个。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100人次,全球高被引学者32人次。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