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十年来研究生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 来源: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 5214

  教育部2022年“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持续进行中,第四场活动聚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云发布”、“云采访”和“数据说”后,今天跟小编一起来听“专家谈”,看看专家眼中的研究生教育这十年!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

  我国已建成高层次人才

  自主培养体系

  具有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是世界强国标志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了完整的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战略力量。中国特色的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际主要模式之一。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学科体系。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建立了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相对合理的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种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体系。

  建立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实施“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稳定支持一批立足前沿、自由探索的基础学科,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先进制造、能源交通等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阔、人才缺口大的应用学科。创新交叉融合机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第二,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的保障。十年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建立了研究生导师选聘、培训、考核等管理制度。

  2021年,全国研究生导师队伍达到55.7万人,成为我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在构建国家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部分研究生导师成为我国战略科学家、各个学科领域领军人才;一批中青年研究生导师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后备力量,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在学博士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生力军。近十年来,教育部制定一系列重要政策,促进博士生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十年来,我国累计授予博士学位近60万人。这些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已经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2021年,我国在学博士生达到50多万人,他们活跃在各个学科领域科研第一线,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不可或缺的科研主力军。

  第四,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2014年“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为标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下发了《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规范》,构建了学位授予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施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准入条件”“周期性合格评估”“学位论文抽查”“质量专项检查”“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等系列举措,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

  第五,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实施发展之路。学位制度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基本制度。经过40余年的探索,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三级两类”学位制度;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学位授予单位三级学位管理体制。学位制度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吸引、培养国际优秀人才的基本制度。在全球127个实施学位制度国家中,中国学位制度和学位授予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全球20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十万留学生来中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累计向境外331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等授予中国名誉博士学位,推动我国前沿学科的发展和一流人才的培养。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惠琴:

  专业学位应国需

  百舸争流育人才

  过去十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是,规模稳步增长,实现硕士层次以专业学位为主、博士层次积极发展的局面。2012年,全国授予硕士专业学位19.8万人,占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35%,授予博士专业学位0.33万人,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5.9%。2021年,全国授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分别为43.3万人、0.72万人,较2012年都增长了2倍多。

  二是,类别结构持续优化,为社会急需领域人才提供有力供给。2012年至2020年全国授予硕士专业学位人数最多的五个专业学位类别是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临床医学硕士和法律,授予博士专业学位人数最多的是临床医学。截至目前,针对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000多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近400个,基本覆盖我国的主要行业产业。

  三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为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形成以案例教学为鲜明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二,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形成以校外校内双导师指导的培养方式;第三,积极推进与行业交融,形成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多种方式;第四,夯实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网络;第五,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初步形成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创新成果评价方式。

  四是,以目标治理推动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优化分工协作机制。政府主要提供前瞻性、系统性布局和全方位支持,营造灵活规范的政策环境;高校主要夯实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以实践创新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企业行业主要通过参与课程设置与教学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建立开放式联合培养基地,汇聚多方资源。

  五是,构建起内外协同的质量保障机制,为保障底线、追求高线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以政府为主体的外部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多次优化学位点合格评估办法,对现有学位授权点进行全面“体检”,打破学位授权点终身制,推动学位授予单位建立自我评估制度,严守质量底线。另一方面,以院校为主体的内部保障机制不断丰富。各院校持续探索有利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建立专门的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或工作组制订专门规范,建立校级专业学位中心统筹资源、汇聚合力,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六是,长远布局、顶层规划,为未来五年发展指明方向。2020年教育部发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聚焦关键问题,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改革举措。一是按需规划规模和结构布局,建立灵活规范的类别调整机制;二是强化多方参与,建立健全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三是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免考、缩短职业资格考试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加强对接,并推动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的衔接;四是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评价机制;五是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并支持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少雪:

  工科研究生支撑了

  国家工程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建立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工科研究生教育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2012年以来,我国共在工科领域授予了200多万个硕士学位、20多万个博士学位,这些高学历工科专业人才不仅迅速拉高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受教育程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成为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为我国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中最重要的人才技术支撑。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发展基本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和结构调整的转变,在绝对规模适量扩大、相对规模略有调整的前提下,将工科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作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加大工科硕士研究生的结构调整。与本世纪初相比,当前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发生了两个大的结构性转变:一是全日制工科领域硕士生培养,从原来的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并重;二是将工科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从只面向在职人员转变为在职人员与全日制研究生共同发展阶段。

  其次,重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差异化培养,促进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在扩大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同时,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工科领域研究生培养与国家工程科技产业的衔接,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工科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多次下发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多种有力举措,全面促进和落实工科领域两种类型硕士的差异化培养。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目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工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仅从规模上已经超过学术学位,而且还实现了被考生和用人单位从质疑到欢迎的转变;另外相比于学术学位硕士,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专业学位硕士比例明显更高,实现了发展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的。

  第三,工科领域的研究生培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提高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工科领域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但受培养规模限制,本世纪之前我国工科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与其它学科一样都是以为高校和科研单位培养后备人才为主要目标。有研究发现,本世纪之前我国70%左右的高校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科研单位,进入企业的比例只有6%左右。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工科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企业,他们常常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角色于一身,承担大型企业的研发、设计类工作,其所学所能直接决定了各类科技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和进入市场的时间。

  与工科博士相比,数量更为庞大(近年来每年在20万余名)的工科硕士基本上以企业为就业主战场,而且相比较来说,他们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更高。

  正是有了这每年数十万计年富力强的高素质工科专业人才的直接参与,才有力地保证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现代工科研究生教育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